首页 > 业界动态

时间:2013-12-26 10:03:28

       4K分区原理:

    4K对齐相关联的是一个叫做“高级格式化”的分区技术。

     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叫做“4K 对齐”。其实“4K对齐”相关联的是一个叫做“高级格式化”的分区技术。“高   级格式化”是国际硬盘设备与材料协会为新型数据结构格式所采用的名称。

这是主要鉴于随着时代发展,硬盘容量不断扩展,使得之前定义的每个扇区512字节不再是那么的合理,于是将每个扇区512字节改为每个扇区4096 个字节,也就是现在常说的“4K扇区”。随着NTFS成为了标准的硬盘文件系统,其文件系统的默认分配单元大小()也是4096字节,为了使簇与扇区相对应,即使物理硬盘分区与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分区对齐,保证硬盘读写效率,所以就有了“4K对齐”的概念。
传统硬盘的每个扇区固定是512字节,新标准的"4K扇区"的硬盘,硬盘厂商为了保证与操作系统兼容性,也将扇区模拟成512B扇区,这时就会有4K扇区4K簇不对齐的情况发生。所以就要用“4K对齐"的方式,将硬盘模拟扇区对齐成“4k扇区”。“4K对齐”就是将硬盘扇区对齐到8的整数倍个模拟扇区,即512B*8=4096B,4096字节即是4K。用win7系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时,默认是将硬盘扇区对齐到2048个扇区的整数倍,即512B*2048=1048576B=1024KB,即1M对齐,并满足4K对齐,该值只要是4096B的倍数就是4K对齐。
其实每扇区512个字节的定义起源于电脑发展的初期,因此在那时将硬盘容量切分成每块512个字节是平衡与文件管理和存储之间的。随着硬盘容量已经攀升,1TB甚至更高容量硬盘的普及,再用老标准去管理现超大容量的硬盘不但显得繁琐,而且降低效率,因此提升单个扇区的容量就势在必行了。
在了解了“4K扇区”这个定义后,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叫做“4K 对齐”了。所谓“4K对齐”就是符合“4K扇区”定义格式化过的硬盘,并且按照“4K 扇区”的规则写入数据。那么如果有“4K 对齐”一说必然就有“4K 对不齐”。为什么会有“4K”对不齐呢?这是因为在NTFS6.x 以前的规范中,数据的写入点正好会介于在两个4K 扇区的之间,也就是说即使是写入最小量的数据,也会使用到两个4K扇区,显然这样对写入速度和读取速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。为此对于“4K不对齐”的情况来说,一定要修改成“4K 对齐”才行,否则对于固态硬盘来说,不但会极大的降低数据写入和读取速度,还会造成固态硬盘不必要的写入次数。
这里如果是显示OK的话,那么4K就是对齐了;如果是显示BAD那么就表示4K没有对齐。
分区方法:
  最后再来说说如何做到“4K 对齐”。如果在Windows7下,使用系统自带工具进行分区,那么其格式化后的分区默认就会是“4K对齐”的分区,用户无需再做任何设置了。如果是依然在使用XP操作系统的话,那么要做到“4K对齐”就需要依赖于第三方工具了。比如说使用“DiskGenius”这款软件可以手动在“对齐到下列扇区的整数倍”扇区数选择8或者以上就可以实现“4K对齐”。
 DiskGenius分区软件快速分区对齐
运行DiskGenius,如下图所示,在左侧,选中新硬盘,可以看到,上方显示的是空闲的灰色条,右键点击这个灰色条,选择建立新分区
000.jpg

第一步

分区类型有两种,如果是装系统的分区,必须选主磁盘分区,分区大小选择你想要的大小,重点是,勾选“对齐到下列扇区数的整数倍”,然后在下面的扇区数选择4096,即win7默认的1M对齐、并满足4K对齐,然后确定

001.jpg

第二步

可以重复上面的操作,分出多个分区,比如我分了2个区,已经分好了,下面就是点击左上角的保存更改,在弹出的询问是否格式化的窗口中,选择是,即可分区完毕,并完成4K对齐
003.jpg

第三步[3]

SSD分区和对齐方法:
重新进入WindowsPE系统,运行DiskGenius,删除SSD原分区,然后点击“新建分区”。
选择“主磁盘分区”,文件系统类型为“NTFS”,然后点击“详细参数”。
可以看到起始柱面,磁头为1,扇区为1。
现在将磁头改为32,扇区改为33,注意下面的“起始扇区号”变成了2048。(此法害人,有数据的硬盘这么改会分区出错,PM修正的话全是坏盘。)
再在左边将“对齐到下列扇区数的整数倍”勾选,并且将“扇区数”改为“2048”,点击“确定”。
这样C盘就分好了,将剩下的30G空间按上面的方法,选择为“扩展磁盘分区”,“文件系统类型”为NTFS,其它都不要动哦,直接点“确定”,扩展分区建好后,分区就完成了,都完成后点“保存更改”,然后等着完成,这个过程就结束了。
其他的分区软件,如国产的分区助手等等,都可以类似的实现此功能。